一、冒充驻外使领馆和“公检法” 随后,诈骗分子谎称上级已下达“逮捕令”,同时表示可协助申请取保候审,争取宽大处理,要求受害人将“取保候审保证金”打入指定微信、支付宝或银行账号,称调查结束后将返还。受害人汇款后即被拉黑,对方逃之夭夭。 1、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使用国际长途电话联系当地中国公民。 2、“公检法”部门不会在网上办案,不会要求当事人在网上签署“保密协议”,更不会提出汇报行踪等要求。 3、陌生人提出需要缴纳“保证金”或转账,百分百是骗子。只要坚决不转账,骗子就不会得逞。 4、签证由驻在国政府颁发,中国驻外使领馆无权取消驻在国签证。 二、兼职跑腿诈骗 诈骗分子以“高薪、轻松、要求低”为噱头,在社交软件群、求职网站、留学生社区论坛等平台发布招聘广告。受害人一旦应聘即被录用,随后被要求完成“取文件包裹、运输搬家麻袋、返还商品券、代收保险金、送流水单”等任务,但浑然不知己事实上帮助转移赃款,参与了电信诈骗环节,最后在跑腿过程中被警方抓获。 1、正规合法企业有较完备严格的招聘流程,应聘门槛极低的工作往往有极高的安全风险。 2、找到高薪兼职后,应再三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的值这么高的薪水,是否背后另有玄机? 3、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受高薪诱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! 4、留学生在韩合法兼职必须得到时间制就业许可(俗称“打工证”) ,并在规定范围内兼职。 三、换汇诈骗 1、个人间换汇存在违反韩《外汇管理法》的风险,请前往正规换汇所或银行换汇。 2、不要轻信远高于正常汇率的换汇广告。 四、存折诈骗 1、即使主观上对赃款不知情,但其借存折客观上参与了赃款转移,当事人仍会受到处罚。 2、不要将存折借与任何人,包括亲友、同学等。 五、“杀猪盘”诈骗 诈骗分子在推特、Instagram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,建立“留学海归、股市大神、独立女性、企业高管”等人设,吸引受害人关注,并逐步“培养”感情,“确认”恋爱关系。此后,以“投资理财、内幕消息、急需周转、生日礼物”等为由,不断向受害人索要钱财,得手后删除联系方式,导致受害人最终“情财两空”。 1、网恋有风险,动情需谨慎。 2、不要相信“有内幕、稳赚不赔”的博彩、理财,守紧自己的钱袋子。 3、不要和未见过面的人谈钱。 如不幸受骗,请第一时间联系汇、收款银行,争取冻结转账。及时向韩国当地警察署,或有关账户开户行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。 韩国报警电话:112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话1332转0(紧急止付)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(24小时): +86-10-12308 +86-10-65612308 驻韩国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: +82-2-755-0572 领事保护与协助邮箱: seoul_lb@csm.mfa.gov.cn 驻釜山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: +82-10-8519-8748 驻光州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: +82-62-361-8880 驻济州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: +82-64-722-8802
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!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,如上图所示,新用户请点击[注册]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。如果您已完成注册,请点击[登录],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,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。